首  页   中心简介   中华儒商百家讲坛   《中华儒商》杂志   中华儒商募捐中心   传统文化   儒商理论   儒商实践   儒商人物   资料中心   联系我们
 
  儒商实践篇
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管理实践
道家的管理思想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老子》一书,《老子》,又称《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上下两篇."道",被解释为"万物之奥";"德",被解释为"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这就是说,道为本,德为器,道制约德,德说明道.如果说,《道经》是老子的认识论,那么《德经》则是老子的政治观和历史观.自然,两者的内涵是相依而不可截然分割的.《老子》这部书有丰富的管理思想,既有"治国",又有"用兵";既有宏观调控,又有微观权术,是被称为"君王南面之术"的重要著作.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庄周,杨朱等.

(1)无为而治的管理原则

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道本义指道路,后来引申为法则,规律的意思.老子把道作为宇宙本源,认为万物都由道派生出来.自然无为成为老子的宇宙法则.自然界是无为的,道法自然也是无为的,人循道也要无为.于是,无为就成为老子及其道家管理的最高原则,它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无为"的原则是适用于一切人的,但首先却是对上层统治者,尤其是对君主的要求.老子认为,实现"无为"的管理原则,是要使社会上的一切人,包括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无为"和"不敢为".

第二,"无为"是一个普遍适用于任何管理过程的原则,不论是政治管理,经济管理,军事管理或社会文化管理,都概莫能外.
但是,老子首先却是把"无为"作为一个政治管理原则提出来的.从这种认识出发,老子在治国问题上一贯强调"政简刑轻",反对以繁复苛重的政治,法律手段治国.

第三,"无为"作为一个宏观的管理原则,意味着国家对私人的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采取不干预,少干预的态度,也就是采取放任的态度.提倡"无为"首先是要求国家政权和统治对百姓实行无为而治,这说明无为主要是一个宏观的管理原则.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也提出过"无为而治"的论点,但孔子讲的"无为而治"仅只是一个领导方法方面的主张:君子或最高领导人要善于用人,而不要自己插手做具体工作.老子及其道家则把"无为"看作管理的最高原则,并把它建立在"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的基础上,从而使"无为而治"成了老子及其道家管理思想的核心内容.

(2)以弱胜强的管理策略

《老子》的"以弱胜强"思想包括以下内容:

其一,"哀者胜"——以弱胜强的前提条件.

在以弱胜强的条件方面,老子首先指出"抗兵相加,哀者胜矣"的观点.这里"哀者"有双重含义:一是哀痛,是指战争的弱势一方,
全军,全民对强敌侵凌一致悲愤,同仇敌忾;二是哀怜,是指它得到交战双方以外的势力(包括敌国中反对战争的人民)的广泛同情."哀者胜"实际上是一个战争性质的问题,"哀者"显然是进行正义的一方.因为只有进行正义战争的一方,才能有内部的同仇敌忾和外部的得道多助.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内部分崩离析,外部孤立无援,那么即使是本身有较强的实力,也可能被击败.如果实力本弱于敌,又处于众叛亲离的状况,那就只能坐以待毙了."哀者胜"只是以弱胜强的一个前提条件,有了这个条件,还需要进行艰苦的工作,对内要教育群众,使人们了解进行战争的意义,从而树立起坚强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对外要做广泛的宣传工作和外交联络工作,多方争取支持和援助,分化瓦解敌人.只有这样才能把"哀者胜"由可能的条件变为现实的条件.

其二,"以正治国"一一以弱胜强的基础.

要想在战争中取胜,首先要做好内治工作加强自己的实力,诸如将帅及各级军事干部的选拔,培养,考察,兵士的征集,编组,训练,武器和其他军事物资的准备以及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的改善等.这些治国,治军的工作,事先做得越充分,战斗的实力就越强大.这就是《孙子兵法》所说的:未战先"立于不败之地"或《老子》说的"无死地".只有使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求胜;只有先使自己"无死地",才能得生.治国,治军的工作,必须做得非常周密,切实,一丝不苟,老子说的"以正治国",正是指此.

其三,后动制敌——以弱胜强的实现.

老子的以弱胜强思想,除了要求"以正治国"外,还要求"以奇用兵"."以奇用兵"最大的特点是提倡后敌而动,伺机制敌的原则.后敌而动,敌军求战不得,会逐渐衰弱锐气;后敌而动,敌军躁急求战,会暴露弱点.由此后敌而动,才能制敌取胜.

(3)善下的用人思想

老子说:"知人者智."这就是说,认识人才,发现人才,才称得上有智慧.如何使用人才呢 老子形象地比喻:"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这句话的意思是:江海之所以能成为许多河流所集聚的缘故,是因为它处于低下的好地位.在这里,老子把江海比作领导者,把许多河流比作众多的人才,领导者对待人才应该谦下.老子认为,一个领导者要做到以贱为根本,高层的基础在下面,领导者应当时时处下,事事居后,不要显示自己的高贵,更不要把自己摆在前面,而永远应该谦恭,温和.另外,领导者还要做到"常善救人",这样才"故无弃人".这就是说,要做到人尽其才,才能做到不遗弃人才.善下的用人思想,提倡"知人者智","善用人者为之下",以及"常善救人,故无弃人",这对于现代管理中如何识别人才,使用人才有启示作用.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儒商文化研究中心    通讯地址:中国·北京大学儒商文化研究中心 邮编:100871
办公地址: 北京大学承泽园  电话:86-10-62752471  传真:86-10-62751896  E-mail:rswh@pku.edu.cn 网址:http://pku-rswh.com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文章来自其他网站。如权利人认为不妥,请来电或来函说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