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心简介   中华儒商百家讲坛   《中华儒商》杂志   中华儒商募捐中心   传统文化   儒商理论   儒商实践   儒商人物   资料中心   联系我们
 
  儒商实践篇
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管理实践
中西方管理思想比较

中西文化个性差异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凸现和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个性特质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共性归属,后者强调个性自由。两种文化渗透到现代企业管理中表现为两种管理思想的不同倾向,但两种不同的管理思想是随时代的不断发展而相互渗透,并且逐步走向融合的,这丰富了现代企业管理理论。
  
   中西方文化中的个性差异表现
  
   1、个性张扬与含蓄。西方人的个性表现为外倾、张扬,个人取得的成就时而倍感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中国文化则表现为内倾,提倡谦虚谨慎,凡事讲究谦让,十分注重个人的涵养,反对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在取得成功得到他人的赞赏时,中国人往往倾向于将功劳推让给他人,故意贬低自己的能力,但在西方人看来,这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
   2、个性独立和人文关怀。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崇拜个人奋斗,自己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不习惯关心他人,不过问他人的私事,在西方不提倡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尤其在陌生的场合。中国文化推崇天人合一的终极关怀、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思想,主张“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是“善相爱,交相利”的,提倡无私奉献,主动关心他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
   3、开拓创新与中庸之道。西方文化鼓励人不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超凡的事业,以体现个人的个性价值;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中庸之道,保持和多数人的行为和轨迹的一致,否则会受舆论谴责,自己内心会出现不安,唯恐被大家认为是叛逆者,会遭众叛亲离的下场。因此和西方人相比,中国人能保持稳定和谐,但不善于预见未来的危险性,缺少创新发明的动力。
   4、个性自由和团结协作。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倾向于独往独行,个人的表现欲较强,不愿受限制,遇到阻碍独自设法冲出束缚,实现自己的价值;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中国人的集体责任感强,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步调一致,遭遇困难往往依赖于集体解决问题。
  
   中西方文化中的个性差异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凸现
  
   1、管理者的决策方式不同:个体倾向和群体倾向的差异。在突出个性张扬、独立的文化背景影响下,西方管理者的决策风格表现为决策上奉行个人主义,西方企业上下级之间的权力距离较小,把彼此都置于平等的个性中考虑,下级通常认为上级是平等的个体。他们信奉谁最了解问题,谁最有发言权。 中国企业管理者的决策风格与西方企业完全相反。一方面,管理者不善于对下级进行授权。由于传统的君臣关系等级制度的影响,集体意识的影响,个人都将自己置于有序的等级的组织中来定位,企业上下级之间存在较大的权力距离。另一方面,在决策上奉行集体主义,受“和为贵”思想的影响,中国企业的管理者通常群众观念较强,形成了民主集中的群体决策风格。
   2、管理理念的区别:理性冷漠与感性人文的差异。西方企业管理强调以法管理的理性的、科学的管理法则。他们并不很重视依靠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或道德来维系加以实施,而是主张不论亲疏、不分远近,一律统一于整齐划一的组织制度和纪律,理性管理在其管理理论中占据绝对地位。中国的企业管理则以感性为特质的。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是以“推己及人”的方式来看待整个社会。认为人性都是善的,人的本性都是爱他人,处处体现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感情的感性的管理理念。因而企业的管理模式建立在以人文关怀为本位的社会伦理秩序的基础之上,以人本、关爱及中和为原则,渗透着感性的人文关怀。
   3、管理模式不同:权变管理和保守管理的差异。西方文化中渗透着开拓精神和锐意进取的思想,受此影响,西方的管理模式倾向于变革和发展,即管理的体制、管理理念及管理技术是根据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动而变化的权变管理方式。权变的管理方式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要求根据情境的变化来调整管理方法,开拓进取,开创新空间,是致力于不断获得新发展空间的动态管理过程。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和性为特征,讲究规矩,行中庸之道,体现在管理中就是推崇以稳定、固定化为特征的保守管理模式。即一种管理体制被确定下来,就会成为固定的管理模式,其管理理念不容易改变,管理模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能够保持稳定不变,管理模式的变革是只能通过一个长期的、阶段性的改革过程,采纳突变的、新的管理方案往往被认为是叛逆之举,管理层中保守者常常是大大多于变革者。
   4、绩效管理目标区别:个人奋斗和团队合作两种价值取向的差异。西方文化中最典型的特质是提倡个性自由,独立奋斗,以实现个人价值。因此,企业管理者在管理中善于培养员工的独立开创能力,管理目标倾向于提高个人的工作绩效,其衡量员工业绩的标准也是以个人为企业的所做贡献的大小为基准的。 而与之相反的是,中国文化强调集体协作,倾向于团队合作,个人是集体中的一分子。因而,中国企业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注重发挥团队协作的精神,培养员工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管理目标倾向于提高员工的整体的工作绩效,往往以某个团队在一定时期内所取得的工作绩效大小、合作程度来制定团队的奖惩制度,激励团队的工作绩效。
  
   走向融合的中西方企业管理模式
  
   1、个体决策和群决策两种不同决策方式的融合。西方的管理决策方式是倾向于平等决策和经验丰富者的个人决策,其优点在于决策参与者都是平等的个体,经验丰富的管理决策者能不受约束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方案,这十分有利于决策过程中决策源的扩大和决策方案的优化,避免了低决策能力者的独断性决策机制的滋生。其缺陷在于,西方文化重个体,再加上一些企业的管理者拥有丰富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所以在决策时主观性比较强,往往出现少数人统治情况,因此风险性较大。
   中国的企业管理决策方式是倾向于领导决策和群体决策,其优点在于决策的风险性较小,不会有越轨、离奇的决策方案出现,决策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较强,但是群决策容易出现责任不清,屈从压力等问题,而且完成决策所耗时间和精力较多,在现今企业内外环境瞬息变化的情况下,这种群决策方式必然要改善。
   正是基于不同的优势和缺陷,两种决策方式正在相互借鉴,不断的融合。在决策过程中既要鼓励个人提出优化方案参与决策,扩大决策源,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防止决策垄断,出现决策风险,又要注重发挥群决策的优势,通过专门的监督机构筛选出优秀决策方案,把优秀的决策者组织起来,组建管理决策小组,缩小决策的群体范围,而增加了决策的有效性,最大限度的减小了决策失误。
   2、理性和感性的管理理念的融合。强调以法管理的理性的、科学的管理的西方企业管理理念能够规范管理体制,注重理性科学的管理程序,在很多程度上有效的避免管理中的任人唯亲、近亲繁殖的弊端。但这种管理的理念容易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感情的淡化,在实践中也暴露出其本质的弱点——对员工的忽视,管理者缺少对员工工作环境、家庭生活和个人感情等方面的关心,很难最大程度的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以感性为特质的中国管理理念深刻的体现着人文关怀,注重感情维系领导和员工的之间的关系,可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自觉地努力为公司奉献,还可以节省监督、管理和激励职工的成本。但是重感情的管理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处理事务也会因此受到牵连,常常出现决策犹豫不决而降低了管理的效率,会给管理者带来了很大困难。
  将二者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可以有效的避免不利的因素。以理性的科学的管理理念来建立具体的管理体制,规范管理的程序,制定管理制度,这有利于明确管理责任,使人际关系清晰、明朗,提高工作效率。此外,把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渗透到实际的管理中,关心员工的生活状况,关注员工的情绪变化,以对员工的关爱来激励员工不断努力,能够充分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其潜能。
   3、权变管理模式和保守的管理模式的融合。西方的权变的管理模式强调了在变化的内外环境中实行管理的体制、管理理念及管理技术的不断变化创新,以此来实现企业管理模式能够不断创新、适应新的变化需求。权变的管理模式优势很明显,尤其是在今天瞬息变化的时代竞争中,能够不断为企业创造新的生存空间。其不足在于,如果管理不慎,一味的追求变化、创新容易偏离正常的管理轨道,背离企业原先的核心文化,新的管理模式没有实现,原先的模式又被舍弃,其危害较大。
   中国的保守的管理模式注重稳定的模块管理,不善于根据情境来改变其管理模式,改革也得需要经过长期的循序渐进的阶段性的变化过程来最终获得管理模式的变革。这有利于稳定企业管理秩序,保持企业管理体制不会偏离正轨,但会因其制约着管理者的进取心和创新积极性而缺乏创新动力。
   如何将二者综合起来,取长补短是现代管理的重要课题。以中国稳定的管理模式为指导,抓住企业的核心文化和特色管理模式,深化企业的强文化建设,增强本企业文化的凝聚力,这有力地保证企业的管理模式不会失去重心,偏离正轨;在稳定企业核心文化,强化本企业管理特色的同时,贯彻权变的管理思想,利用变革的方法来根据情境的变化来调整具体的管理技术和程序,使企业在不失去核心文化的同时又能够不断的适应新的竞争环境,获得新的生命力和新的生存空间。
   4、个人奋斗和团队合作两种绩效管理目标价值取向的融合。在提倡个性自由、独立奋斗的西方管理文化的背景下,管理者鼓励员工的独自开拓进取,善于培养员工的独立开创能力,提高个人的独创能力的工作绩效管理目标有利于发挥员工的个人潜能,不断的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但随着现代企业内部的分工日益精细,以致完成某一项工作或程序需要多个员工默契的合作,以团队的组织形式来完成,此外,现代企业注重自身的核心文化建设,只有注重团队精神培养,确立团队理念才能实现企业强文化的建设。
   强调集体协作的中国管理文化,特别注重合作和协调,中国企业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提倡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精神,培养员工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绩效管理目标倾向于提高员工的整体的工作能力,员工们在这种管理文化中也会不断的追求默契合作和共同努力来实现自己团队绩效最大化;但长期的提倡集体管理,步调一致又无形中抹杀了个人的独创精神,不利于提高员工个人工作能力。
   因此,个人奋斗和团队合作的两种倾向必须走向融合,扬长避短。一方面要致力于培养企业员工的个人独创能力,尤其是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企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精英人才,他们的不断开拓创新,是企业不断获得生机的关键之所在;另一方面,团队合作能有效的完成既定任务,有助于管理人员增强组织的民主气氛,构建企业的强文化,更大程度的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儒商文化研究中心    通讯地址:中国·北京大学儒商文化研究中心 邮编:100871
办公地址: 北京大学承泽园  电话:86-10-62752471  传真:86-10-62751896  E-mail:rswh@pku.edu.cn 网址:http://pku-rswh.com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文章来自其他网站。如权利人认为不妥,请来电或来函说明指正。